发展历史和学科建设

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经济学科始建于1918年,财税系伴随学校经济学科的发展逐步壮大。  

早在1940年代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就开设了《财政学》课程。1978年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复办后,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重建,财税系作为核心系所,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聚焦于财政税收、公共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

财政学专业源于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原会计系税务专业,1998年教育部专业调整后统一为财政学专业(含税收方向)。1999年,为适应专业规划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成立财税系。2000年获得财政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财政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税务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批税收学本科专业。已形成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

财政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08年入选),也是广东省重点学科。

2021年财政学和税收学获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财政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双万计划)。

根据202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我校财政学专业排名广东第1,全国第17;税收学专业排名广东第1,全国第9(评为A级),在综合性大学中仅次于厦门大学,位列第二。

 

机构设置与师资力量

财税系现任领导班子:系主任冯海波教授,系党总支罗勇辉书记,系副主任余英副教授、唐飞鹏副教授。

近年来,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从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引进优秀师资7人,分别配备教学导师并全部加入一线教学团队,大大增强了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力量。截至2025年,财税系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或助理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财税系老师近三年有6人次分别获得学校和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等奖项,2人分别获得2021年度与2023年度学校优秀班主任称号,3人获得十佳本科教学优秀教师,2人次获得《献礼二十大学深悟透新思想主题征文》三等奖等建设成果。

 

科研成果

财税系老师近五年主持了大量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2项(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1项和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省部级项目。

财税系老师在我校认定的A类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主要期刊包括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科学》《财政研究》《财贸经济》等。

冯海波老师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税务学会税收学术研究成果一等奖、第八届“邓子基财税学术论文”三等奖;杨玉萍老师获得中国财政学会第七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

 

学术交流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以交流促发展。建立常态化财贸系列seminar、行业前沿讲座、名师讲座等学术活动,邀请来自国内外学术界和财税行业前沿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

2021年5月和2022年5月、2023年5月分别举办了三届“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中央财经大学双边财税学术论坛”和“中央财经大学-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双边财税学术论坛”。

在名师讲座系列中,近两年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吕冰洋、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斌、中国社会科学院杨志勇、中央财经大学马海涛、东北财经大学谷成、中国人民大学贾俊雪、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刘佐、厦门大学邓力平等名师开设讲座。

在行业前沿讲座系列中,近两年邀请了广州海关梁军峰和吴钰贤、宏旺集团刘伟、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向景、普华永道税务及商务咨询部高级经理郭水苗、广州市税务学会会长李健强、广东聚智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凤桂、广东海德集团莫鹏苏、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张云、广东粤海资本集团李思佳、普华永道税务部李铭和韦静雯等行业翘楚开设讲座。

在财贸系列seminar中,近几年邀请了中山大学聂海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张玥、中国人民大学刘勇政、南开大学马蔡琛、中国人民大学李越欣、复旦大学郭蕾等财税领域的学者开设讲座。

 

人才培养

目前在读本科生220余人,研究生100余人。近五年来,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的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0%,升学比例常年保持在30%-40%,培养大量优秀毕业生前往北京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就读研究生。近三年财税系本科生共获批10项国家级大创项目。财税系自2005年起就与香港税务学会、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在香港城市大学设立了硕士研究生教学点,招收财政学(税务方向)兼读制研究生,先后招收了87名学生。财政学与税收学专业每年均招收了港澳台侨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都成长了非常专业的财税高级人才,为港澳台及其他地区企业出海和回内地投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服务社会

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财税系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依托不同角色的社会兼职,作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努力提升资政辅政的影响力和贡献度,切实做到了“研之有物、研而有用”。近三年,财税系有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沈肇章)、广东省政协委员(杨森平)、第一届广东省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委员(杨森平)、广州市人大代表(魏朗)、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魏朗)、天河区人大常委与财经委委员(冯海波)、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战略专家库专家(唐飞鹏)、番禺区低空经济智库专家(杨玉萍),他们认真履职,利用自身的财税专业知识,为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化专业优势为政策优势,彰显了暨南财税“金字招牌”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如杨森平老师连续4年获民建广东省委会“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称号,4篇提案获得广东省两任省委书记的批示并督办,他关于乡村振兴的提案和关于大湾区建设的提案被列为省委书记和省长系列提案,关于借鉴世界三大湾区经验,将粤港澳湾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湾区的提案被纳入李希书记督办提案,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提案获得黄坤明书记督办。冯海波老师通过实地调研企业,提出了解决拖欠中小企业欠款的提案,他还建议利用专项债进行广州市的城中村改造,以扩大内需。


更新时间:20253